亲爱的90年代的陆大鹏:
你是个普通的“80后”孩子,小学初中时刚好赶上电脑和网络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代。你的第一台电脑的CPU是赛扬433(说起这个来,“80后”会有怀旧的感慨,但21世纪的孩子可能没概念了吧);家里第一次装网络,用的是56K猫。当时猫是和电话线连接在一起的,打电话的时候不能上网,上网的时候如果拿起听筒,里面会传出音乐声,不能打电话。有一次你玩《荣誉勋章》,需要下载一个补丁,尺寸居然有40M大(那时算庞然大物),于是一直挂着FlashGet(低网速时代过来的朋友都知道吧?)下了几天几夜,让母亲纳闷,为什么电话一直拨不出去。
你当时对电脑技术简直痴迷到走火入魔。辛辛苦苦攒零花钱、弄虚作假地欺骗父母,去买每一期《电脑爱好者》《大众软件》《大众硬件》《大众游戏》等等。高考结束之后,这一大堆杂志都被母亲当废纸卖啦。
为了电脑的一点小问题,你可以废寝忘食地钻研。那时的小学生懂什么英文?但很多无汉化的软件,你通过摸索,吭哧吭哧地玩会了。赛门铁克公司的备份软件Ghost,是你最早琢磨的英文软件之一。
那时电脑慢,CPU一点点兆赫兹的提升都意味着昂贵的金钱代价(今天的孩子真幸福,能随便用这么快的电脑),于是你研读各种电脑杂志和网络资料,绞尽脑汁地让电脑跑得更快一些。如何提速?只能从软硬件两方面来实现。
软件方面,尽可能清扫垃圾,给系统瘦身,一点一点摸索地修改注册表,经常把系统搞崩溃。这时候Ghost就派上用场了。每次给系统做好清洁,你就做一个干净的Ghost备份,一旦系统垮掉,用软盘引导,迅速恢复,多么清爽!
硬件方面,当时的办法就是超频。21世纪的很多孩子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我们国家标准民用电压是220伏,如果加到230伏,灯泡会更亮;如果加到250伏,就可能爆炸。电脑也一样,给它增加工作电压,CPU可能会跑得更快;如果电压加得太多,电脑也许会爆炸,至少会黑屏。于是你表现出莫大的恒心和毅力(你在学习和读书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品质),研读各种操作手册,熟练掌握螺丝刀、电工笔,拆开电脑,在主板上操作跳线;在不懂英文的情况下,一点点去摸索黑咕隆咚的BIOS系统。
就这样,你做了各种措施和实验,最后居然成功了,你的赛扬433跑起游戏来的确快了不少。这些都得益于你的好奇心,我为你感到骄傲。说到好奇心,长大的我也依然有,只是没有了你当时的热度。但我还是要推荐你一本书,它是古斯塔夫·施瓦布编的《希腊神话》。可以说希腊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梦,是人类好奇心最重的时代留下的宝贝。我也希望你一直做梦,一直保有孩童时的好奇心。
陆大鹏(译者)
2017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