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2008年1月9日前         回深圳新闻网首页
  第B02版: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晶报头版
媒体要激浊扬清
曾老爷子 走好!
小启
     
第A02 : 社论
于无声处 藏着曾雪麟最真的足球遗嘱
     
第A03 : 大头条
习近平: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
     
第A04 : 大头条
20多米深基坑导致周边道路明显沉降开裂
征集令 揪出你我身边隐患
     
第A05 : 大头条
20多米深基坑导致周边道路明显 沉降开裂
     
第A06 : 大头条
房地产契税营业税下调
深圳地铁将对接东莞延至惠州
罗湖“不怕亮家丑” 遇到问题“不躲闪”
     
第A07 : 深圳壹号
第106个“三八节” 妇联活动安排看过来
12℃-17℃
市监执法人员闪电查处 大量涉假冒伪劣洗洁精
未来一周天气阴冷
当开学遇上元宵节
年后想换工作? 福田37场招聘等你来!
     
第A08 : 大社会
叹!“家族中最漂亮的人” 死在了整形台上
袁庚骨灰撒入深圳湾海域
入境邮包检出 濒危龟甲牡丹
男子负气离家 服杀虫剂自尽获救
车后挂狗车主,罚百元扣两分
广告
     
第A09 : 大民生
赏梅观灯逛老街申城品年味
今年首批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类项目超6成
深圳地铁9号线 春节施工不停
春晚机器人“苦练”新节目再“战”央视
养肝分步切除法 让肝癌患者绝处逢生
     
第A10 : 鸿文开腔
今天我们 如何关心蔬菜
鸿文喊话
     
第A11 : 文娱
看“乌鸦嘴” 和“骚浪贱” 怎么创业的
广告
     
第A12 : 人文正刊
周末去深圳图书馆猜灯谜、听朗诵
曹雁雁新书《吴其濬》: 透过“雨里深山雪里烟”写历史小说
书画艺术讴歌海峡两岸手足情怀
分类信息
     
第A13 : 体育
唯有北京留住悬念!
同是巨星 关键看气质
半决赛辽粤争锋
     
第A14 : 体育
别了,老爷子
车范根“豆沙包 与韩国泡菜”
足球就是 父亲的中国梦”
     
第A15 : 体育
别了,老爷子
“曾雪麟是我们的 精神楷模
“曾雪麟的逝世 是中国体育的损失”
车范根“豆沙包 与韩国泡菜”
     
第A16 : 体育/零封
雨水时节送雪麟
     
第B01 : 深港书评
金伟竹的 “不二”智慧
     
第B02 : 专栏
存在主义在两岸引起的波澜
刘凯芳 与他那代精英
布鲁克林到恩尼斯科西的距离
诗歌的沦亡
     
第B03 : 壹周
深港书评周榜
孔飞力:毕生探寻中国历史发展动力
     
第B04 : 访谈
金伟竹: 最大的修行 是“历境炼心”
     
第B05 : 访谈
金伟竹: 最大的修行 是“历境炼心”
     
第B06 : 内地
画作的两面:致幻与救赎
有关渔具的野史
被驯化的食物
     
第B07 : 海外
寻掘教育的活水
国际主义战斗的那些年……
     
第B08 : 重点
从饮食看小津的电影
     
 
3 上一篇 2016年02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歌的沦亡
李家真

李家真

我有个朋友,时常在饭桌上挑战家里的小辈,叫他们当场背诵十首唐诗,背出便有不算菲薄的奖励。小辈们都上过大学,照时下的标准来说不算文盲,然而,在我亲眼见证的几次赌赛当中,没有哪个挑战成功。

唐人薛用弱在《集异记》当中记载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说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一起去酒楼小饮,碰上了一群伶人歌女。三个人便私下打赌,看歌女们唱谁的诗唱得多,据此评判谁的诗写得好。歌女们最先唱的是两首王昌龄和一首高适,没有唱王之涣的诗。王之涣不服气,便指着最俏丽的那位歌女说,她唱的一定是我的,如果不是,这辈子我再也不跟你们两个较劲了。接下来唱歌的便是那位姑娘,她唱的果真是“春风不度玉门关”。三位诗人哈哈大笑,歌女们先是莫名其妙,问明缘由之后便纷纷跑来献鲜花要签名,还请三位诗人跟她们拼桌,“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这个故事不一定完全属实,但结合白居易作诗“老妪能解”以及“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之类的美谈,不难看出诗歌在古代社会的流行程度。反观今日门可罗雀的光景,作诗的人和自以为在作诗的人难免心灰意冷,纷纷发出“诗歌沦亡”的怨声。

诗歌这种东西,饥不能食,寒不能衣,上不能安天下,下不能评职称,所含“资讯”极为有限,读起来还往往很是费劲。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效率为先,诗歌不受人们的待见,只能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诗歌本来就不该以大众的认同为目标。真正的好诗,多半不是为了讨好任何人,最多也只为讨好一两个人,要是起意讨好大众,必定作不出上乘的篇什。

真正的诗人超越时代,因此往往不受特定时代尤其是自身所处时代的青睐,这样的境遇,也只能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据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晚唐》所说,就连我最喜欢的诗人李商隐,活着的时候也是以写骈文著称,“并无证据表明他的诗名越出了小圈子的范围”。然而,只要人类的精神追求尚未泯灭,诗歌便永远不会沦亡。“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之类的句子若然汩没不传,真个是人类福薄,天不开眼。

生活的艰辛,有时候确实会让人们忘记,人生还有柴米油盐之外的东西。然而,物质的压迫越是酷烈,精神的追求便越是可贵,越能给人慰藉。作诗也好,读诗也罢,首先都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的认同和喜欢。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能够在拜物潮水当中屹立不摇,才当得起“泰山乔岳之身”(明人吕坤所说“男儿八景”之第一景)的品评。即便生活的光景不是刘禹锡所说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而是“孤舟侧畔千帆没,一树前头万木枯”,但凡有这样的孤舟一树,生活便不是全无美好,全无希望。

诗歌,便是这样的一种美好,一种希望,值得喜欢,值得向往。喜欢诗歌的人,至不济也可以改了东坡先生的句子来安慰自己:“无肉令人瘦,无诗令人俗,作诗作不出,尚有诗可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6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第A01版:晶报头版
   第A02版:社论
   第A03版:大头条
   第A04版:大头条
   第A05版:大头条
   第A06版:大头条
   第A07版:深圳壹号
   第A08版:大社会
   第A09版:大民生
   第A10版:鸿文开腔
   第A11版:文娱
   第A12版:人文正刊
   第A13版:体育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体育
   第A16版:体育/零封
   第B01版:深港书评
   第B02版:专栏
   第B03版:壹周
   第B04版:访谈
   第B05版:访谈
   第B06版:内地
   第B07版:海外
   第B08版:重点
存在主义在两岸引起的波澜
刘凯芳 与他那代精英
布鲁克林到恩尼斯科西的距离
诗歌的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