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2008年1月9日前         回深圳新闻网首页
  第B0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头版
“吹哨人”可奖60万
来聊聊健康深圳
全橙接力明早开跑
香江武侠梦
     
第A02 : 大头条
今日邀您一起畅谈健康深圳
食品安全“吹哨人”最高奖励60万元
“干货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第A03 : 大头条
明早,来吧,朋友一起跑
众跑友赛前吐心声
     
第A04 : 大头条
大晴天突然水漫金山 原是水管爆了
车厢进水30乘客被困 车队驰援助乘客脱险
官方初判为原水管道意外爆管
     
第A05 : 大头条
在港绑富家女勒索2800万港币 主犯一审被深圳中院判监15年
涉事司机醉驾 不排除因生活压力“自焚”
     
第A06 : 茜行台湾
游览车事件的台湾公共安全之问
洋葱式疑团
     
第A07 : 大社会
22家出租企业上红榜,1家上黑榜
11家出租企业有望获评4A级诚信企业
二房东携押金“跑路” 租户与管理公司起纠纷
深圳连续6年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优步推“伴读专车”为孩子送绘本读物
宝博会吸睛又吸金
宝安率先在全国推行工业控制线管理办法
     
第A08 : 大社会
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 筑牢城市建设安全屏障
     
第A09 : 大民生
28-35℃
深圳交通开启“暑假模式”
未来三天酷热持续台风下周或“敲门”
12省学霸争当哈工大(深圳)首届本科生
龙岗招聘常设岗位教师940名
深圳直飞昭通航线下月初开航
深圳开通直飞埃及旅游包机航线
台湾产哈密瓜脆片检出菌落总数超标5倍
广告
     
第A10 : 鸿文开腔
大梅沙要收费且慢“动怒”
鸿文喊话
     
第A11 : 文娱
与两大影帝飙戏 佟丽娅首演“腹黑女”
金星:“我杀了你”和“我爱你”是一样的
《终结者2》 25周年特展即将于7月31日盛大首发
     
第A12 : 文娱
感恩社会,开阔眼界
中外青年钢琴家音乐会 左手作品引高度关注
第三届深港澳台少儿 歌舞艺术月活动闭幕
影讯
     
第A13 : 体育
瓦林卡期待费天王强势回归
分类信息
     
第A14 : 体育
1.5万张球票催热12强赛首战
“小猪”宣布退出德国队
未来四轮将定深足冲超命运
广告
     
第A15 : 体育
史冬鹏里约“中招”
安全第一
郎平:选择龚翔宇是冒险
不影响征战里约奥运会
     
第A16 : 体育/零封
悲伤
重要的真是参与
点播台
     
第B01 : 深港书评
香江武侠梦
     
第B02 : 专题
50,60,70,三代作家话武侠
     
第B03 : 专题
50,60,70,三代作家话武侠
无处不在的金大侠
     
第B04 : 专题
无处不在的金大侠
奇谈侠论香港书展
     
第B05 : 重点
纪念渡海西去的“老神仙”陆谷孙
陆谷孙的生死恋
     
第B06 : 周榜
有的记得,有的忘了
     
第B07 : 内地
换个角度看福楼拜
抚慰生命的惶恐和不安
伟大的“钟表匠”
     
第B08 : 专栏
摇滚是一种生命本能
成为自己的守望者
我的杏林圣经
     
 
3 上一篇 2016年07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处不在的金大侠
熊奇侠
港书展上展出的《书剑恩仇录》剧本。

晶报记者 熊奇侠/文、图

一说起武侠,金庸就是无法绕过的高峰,本届香港书展以“武侠文学”为年度话题,从主办方安排的众多讲座和展览可见对金庸的重视程度:其中讲座有邱健恩主讲的“媒体再生下的金庸小说”,郑政恒、陈墨关于“金庸的武侠世界”的对话;沈西城、杨兴安、杨健思主讲的“一代风气开金梁——清谈武侠小说巨人梁羽生、金庸”;潘耀明、郑培凯、黄子平等众多专家出席的“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交流讲座:从世界阅读金庸、金庸与散文创作”和日本冈崎由美教授主讲“享受武侠境界——日本读者眼中的金庸小说”共五场,展览方面除了“文坛侠圣 ——金庸与查良镛”专门展览外,在“笔生武艺——香港的武侠文学”展览中金庸也是重要组成部分。真可谓:书展现场,金大侠无处不在。

重估金庸的价值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梁羽生与金庸在《新晚报》共开新派武侠小说先河,并称瑜亮,自那时起关于两人谁更胜一筹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由《武侠世界》社长沈西城主持,香港小说学会荣誉会长、曾任金庸秘书的金庸研究专家杨兴安博士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课程发展主任、梁羽生的关门弟子杨健思展开“一代风气开金梁——清谈武侠小说巨人梁羽生、金庸”对话。

对于“梁羽生国学功底比金庸好”的说法,沈西城认为金庸“只是诗词不精”,但写武侠小说诗词与故事关系不大,因为小说读的是故事,是人物性格,以及江湖描写。杨兴安认为金庸的小说变化万千,很多他的小说只是披了武侠的外衣,如《倚天屠龙记》是侦探小说,《天龙八部》是人性小说,《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是历史小说,《神雕侠侣》是爱情小说,《笑傲江湖》是政治小说,而且“金庸很多时候写坏人写得好过写好人,有时你读了都会同情这个坏人”。杨健思也认为金庸的小说对人性的刻画非常深刻和尖锐。

杨健思还谈到金、梁两位先生对于武侠小说的式微和“后继无人”的看法,“他们觉得这是会变的,梁羽生将哈利·波特都读完了,他觉得可以有另一种突破,转成第二种形式,但仍然以小说的面貌出现,至于名称叫不叫武侠小说并不重要。”

内地知名金庸小说研究评论家陈墨与香港资深影评人、作家郑政恒的对话围绕“金庸的武侠世界”展开。陈墨详细分析了金庸小说中武功的命名和特点:第一,文学化,把中国古典诗词、典故都化到武功中去。如“玉女心经”中的“西子捧心”就有中国古代美人画的名称,这跟过去武侠小说写八卦掌、太极拳等真实武功名不同,诗性更强。第二,“个性化”,金庸笔下的人物都有一门独门武功,像郭靖的“降龙十八掌”,韦小宝的“神形百变”,都成为体现性格的一部分,他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描写他笔下的人物,创造个性。第三,金庸把武功当成一种思想方法,比如陈家洛会一门功夫叫“庖丁解牛掌”,这来自庄子的一个寓言,其实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像庖丁那样,就可以解开“牛”;还有杨过那套 “黯然销魂掌”,金庸把心理学的内容融入到武功中,只有当杨过见不到小龙女感到绝望、把自己的命不当命的时候,这套武功的威力才能施展,他那种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感觉、黯然销魂。当小龙女回到杨过身边,他这套武功还是那个招式,但一点用都没有。

陈墨讲到《射雕英雄传》写的是郭靖的成长过程,不同于别的武侠小说中师傅是天下第一高手,教出来徒弟也是高手,或者吃一个仙果下去就内力大增,这点金庸跟那些武侠小说作家差别非常大。

陈墨还指出金庸更大的贡献是对人物不断地寻求变化的理解,《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学历高,但内心优柔寡断,《碧血剑》里袁承志学历相对较低,但内心坚忍、有主见;先写郭靖很木讷,下一个写杨过就聪明……金庸小说里一些场景的安排都是投射人物心理,比如绝情谷所在地叫水仙庄,水仙庄前种了水仙花——水仙是“自恋”的意思,就暗指主人公公孙止自恋;包括厉鬼峰、断肠崖、活死人墓这种极致的名字都有隐喻含义。

分享与金庸的故事

“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去年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艺术发展局及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联合发起,向世界各地华文作家、爱好写作的各界人士征求与金庸作品相关的散文及读后感。

在23日香港会展中心演讲厅的讲座现场,来自台湾的盲人青年在颁奖礼上分享了他与金庸的故事,父亲的离世使他写下感人的《金庸笔下的生离死别》,此文也获得本次征文公开组一等奖。征文奖评委之一、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黄子平表示,金庸小说最吸引读者的是栩栩如生的性格、复杂多变的关系、恩怨情仇的紧凑情节,以及逼真的比武场景。他小说中呈现出的武侠行迹遍布江南、中原、塞北,折射出香港文化的文学想象和历史记忆,拥有博大精深的历史底蕴。

本届书展文艺廊特设“文坛侠圣——金庸与查良镛”展览,重点介绍金庸的武侠写作生涯和报业成就:包括早年小说手稿、手写对联,早年在《新晚报》《明报》等报纸刊登的连载小说剪报,以及其他与金庸有关的电影、电视海报、漫画及照片,尤其是与金庸在报界工作的相关展品让观众近距离了解金庸的另一面。“笔生武艺——香港的武侠文学”展览以年代划分八位具代表性的香港武侠文学作家,由上世纪50年代到近代,以多位重量级作家为切入点,包括50至70年代的梁羽生、金庸、古龙、倪匡;80年代的温瑞安、黄易;而90年代到现在的代表就有乔靖夫及郑丰。其中关于金庸的展品有《笑傲江湖》《神雕侠侣》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说单行本,相关漫画及衍生作品,让人恍如回到上个世纪那个武侠文学的黄金时代。

金庸的“多面体”

本是金庸迷的邱健恩博士主讲的“媒体再生下的金庸小说”,细说历代小龙女。介绍最初面世的小龙女并非后来的尖下巴,而是脸型圆润,并指陈玉莲为“永远的小龙女”。还介绍了小龙女第一次亮相,是在上世纪50年代《明报》连载插画中,并深得金庸欢心;70年代的小龙女形象还是圆脸;直到2000年以后各地漫画中的小龙女形象才开始变成尖脸,更贴近今天的审美。“金庸文字透过不同的人诠释和改造,在不同的媒介呈现,衍生出‘金庸文化’,可谓‘一个人有一个金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不能说谁对谁错。”

在“享受武侠境界——日本读者眼中的金庸小说”讲座上,说着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的冈崎由美回忆了在大学时候接触和迷上金庸,她的专业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必须读的老舍、茅盾和巴金,但同时也渴望读一些娱乐性强、令人新奇、可以轻松读下去的小说,有位台湾的同学推荐武侠,“读之前没想到武侠小说这么有意思,常常会看到天亮……”

冈崎由美教授共翻译了55本武侠小说,包括金庸全集和古龙的经典作品,1994年,她发表文章《中国武侠小说讲义》,1995年,日本德间出版社与香港明河出版社签约,正式获得授权在日出版金庸武侠小说,冈崎由美则因其对金庸小说的了解,获得翻译首批日本版金庸武侠小说的机会。《笑傲江湖》日本译名为《秘曲笑傲江湖》,她希望日本读者可以通过金庸武侠影视作品更好地了解中国武侠,也认为中国武侠小说在日本的发行与流通上升空间不小。

冈崎由美谈及日本读者对金庸作品感受时说:“金庸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富有自己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尽管日本读者未必明白金庸笔下的武功招式,但会觉得武功名称富有诗意,相比武打场面,日本读者对于金庸笔下的爱情故事更感兴趣。”她还介绍了《雪山飞狐》被日本武侠迷称为“武侠小说的入门书”,《射雕英雄传》则被日本读者视为励志之作,在日本译为《神雕剑侠》的《神雕侠侣》销售不错,因为日本读者对书中小龙女与杨过的恋情很感兴趣。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圳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6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大头条
   第A03版:大头条
   第A04版:大头条
   第A05版:大头条
   第A06版:茜行台湾
   第A07版:大社会
   第A08版:大社会
   第A09版:大民生
   第A10版:鸿文开腔
   第A11版:文娱
   第A12版:文娱
   第A13版:体育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体育
   第A16版:体育/零封
   第B01版:深港书评
   第B02版:专题
   第B03版:专题
   第B04版:专题
   第B05版:重点
   第B06版:周榜
   第B07版:内地
   第B08版:专栏
50,60,70,三代作家话武侠
无处不在的金大侠